路侧波形护栏的设置原则
公路波形护栏是汽车专用一级公路、省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等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安全设施,通常波形护栏的设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:
一、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,必须设置路侧波形护栏。
(1)道路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范围之内的路段。
(2)与铁路、公路相交,车辆有可能跌落到相交铁路或其它公路上的路段。
(3)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在距路基坡脚1.0m范围内有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沼泽等水域,车辆掉入会有极大危险的路段。
(4)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进、出口匝道的三角地带及匝道的小半径弯道外侧。
二、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,应设置路侧波形护栏。
(1)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在距土路肩边缘1.0m范围内,有门架结构、紧急电话、上跨桥的桥墩或桥台等构造物时。
(2)与铁路、公路平行,车辆有可能闯入相邻铁路或其它公路的路段。
(3)路基宽度发生变化的渐变段。
(4)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。
(5)服务区、停车区或公共汽车路侧停车处的变速车道区段,交通分、合流的三角地带所包括区段。
(6)大、中、小桥两端或高架构造物两端与路基连接部分。
(7)导流岛、分隔岛处认为需要设置护栏的地方。
三、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,可设置路侧波形护栏。
(1)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在距土路肩边缘1.0m范围内存在下列危险或障碍物时:
(1-1)粗糙的石方开挖断面;
(1-2)大孤石;
(1-3)重要标志柱、信号灯柱、可变标志柱、照明灯柱或路堑支撑壁、隔音墙等设施;
(1-4)高出路面30cm以上的混凝土基础、挡土墙。
(2)道路纵坡大于4%的下坡路段。
(3)路面结冰、积雪严重的路段。
(4)多雾地区。
(5)隧道入口附近及隧道内需保障养护人员安全的路段。
四、一条路侧波形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。两段路侧护栏之间相距不到100m时,宜在该两路段之间连续设置。
五、夹在两填方区段之间长度小于100m的挖方区段,应和两端填方区段的护栏相连。
一、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,必须设置路侧波形护栏。
(1)道路边坡坡度和路堤高度范围之内的路段。
(2)与铁路、公路相交,车辆有可能跌落到相交铁路或其它公路上的路段。
(3)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在距路基坡脚1.0m范围内有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沼泽等水域,车辆掉入会有极大危险的路段。
(4)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进、出口匝道的三角地带及匝道的小半径弯道外侧。
二、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,应设置路侧波形护栏。
(1)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在距土路肩边缘1.0m范围内,有门架结构、紧急电话、上跨桥的桥墩或桥台等构造物时。
(2)与铁路、公路平行,车辆有可能闯入相邻铁路或其它公路的路段。
(3)路基宽度发生变化的渐变段。
(4)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。
(5)服务区、停车区或公共汽车路侧停车处的变速车道区段,交通分、合流的三角地带所包括区段。
(6)大、中、小桥两端或高架构造物两端与路基连接部分。
(7)导流岛、分隔岛处认为需要设置护栏的地方。
三、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,可设置路侧波形护栏。
(1)高速公路或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在距土路肩边缘1.0m范围内存在下列危险或障碍物时:
(1-1)粗糙的石方开挖断面;
(1-2)大孤石;
(1-3)重要标志柱、信号灯柱、可变标志柱、照明灯柱或路堑支撑壁、隔音墙等设施;
(1-4)高出路面30cm以上的混凝土基础、挡土墙。
(2)道路纵坡大于4%的下坡路段。
(3)路面结冰、积雪严重的路段。
(4)多雾地区。
(5)隧道入口附近及隧道内需保障养护人员安全的路段。
四、一条路侧波形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。两段路侧护栏之间相距不到100m时,宜在该两路段之间连续设置。
五、夹在两填方区段之间长度小于100m的挖方区段,应和两端填方区段的护栏相连。
